【我是家乡代言人】三河:与运动相伴 为冬奥加油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保障下,新能源迅速发展、技术进步加快,风光发电成长性、经济性、竞争力显著增强,可以与煤电同台竞争、实现平价上网,十四五新能源将发展更快、竞争更激烈、装机和发电占比更高。
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我国平台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作用是积极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平台企业发展不规范、存在风险,平台经济发展不充分、存在短板,监管体制不适应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要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加强开放合作,构建有活力、有创新力的制度环境,强化国际技术交流和研发合作。
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平台经济领域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要着眼长远、兼顾当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营造创新环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在运维工作中发现问题,在反复试验中寻求突破,在创新探索中问鼎高难。
宁电输到华北华东宁夏煤炭储量居全国第六,同时蕴含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但由于本地消纳能力有限,长期以来难以将其变成更多的真金白银。据测算,宁夏10年来的外送电量,相当于就地转化1.84亿吨标准煤,减排45862万吨二氧化碳、12512万吨碳粉尘、690万吨氮氧化物。该工程自投运以来累计安全稳定运行4638天,是国内送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用时最短的常规直流输电系统,也是商业运行效益最好的跨省区直流输电工程。规模提升倒逼智能化发展。
2012年,国家批准宁夏建立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电力)遂将打造风光储输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提上日程。资源高效利用、新兴技术应用、生态环境改善宁夏先行先试,不断克服解决因风电、光伏大规模入网而凸显的消纳难点,助推能源利用转型提速。
再强主网再扩外送以银东工程为始,10年来,宁夏外送工程送电量连续5年实现百亿级阶梯式增长,宁夏电网也成为全国首个外送超过内售的省级电网。10年来,两大外送工程送电量年均增长率26.83%,连续5年实现百亿级阶梯式增长,累计外送电量超4200亿千瓦时。宁夏直流输电事业发展10年来,宁夏电网从小变大,从超高压迈入特高压,形成了世界首个风、光、火一体的直流输电群,成功解决了诸多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2010年,赵欣洋经国家电网公司派遣来到宁夏参与换流站建设、验收、调试的时候,全站只有13个人。
全年外送电量超498亿千瓦时,居国家电网公司第一。银川东换流站副站长赵欣洋说。如今这支队伍已经壮大到168人,运维的直流输电线路也达到了4条(含2条过境线路)。直流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直流电源的大容量无缝快速切换。
新增直流外送通道建成投运后,外送电能力达到1800万千瓦,将进一步巩固新能源高位消纳水平。智能无人化巡检是电网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团队在国内率先提出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技术路线,历时6年,研发了工字型、S型、H型系列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成果技术获该领域90%以上的专利授权。
宁夏电力总经理助理、安全总监贺波说。西部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宁夏电网也成为我国首个新能源发电出力超过地区全网用电负荷的省级电网。
目前,我们已成为全国拥有机器人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运维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厂站之一,站内共有各类机器人11种。2016年,另一条直流外送大通道――灵绍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灵绍工程)建成,将宁夏与浙江相连,拉开了宁电入浙大幕。十三五期间,宁夏电力在国内率先开展750千伏等电位带电作业,实现输电通道可视化全覆盖,巡检和消缺效率取得突破性提升。换流站非电量保护3取2改造方案,被写入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直流单双极闭锁二十一条反事故措施》第一条,在全国换流站推广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全国职工技术创新优秀奖1项,国网公司级青年创新创意奖5项。统计显示,宁夏电网总装机规模由10年前的1370.28万千瓦提升至如今的5587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规模从85.65万千瓦增加到2574万千瓦,增长至原来的30.05倍,人均装机容量位居全国首位,示范引领效应聚集释放。
新增直流外送通道建成投运后,外送电能力达到1800万千瓦,将进一步巩固新能源高位消纳水平。目前,我们已成为全国拥有机器人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运维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厂站之一,站内共有各类机器人11种。
如今这支队伍已经壮大到168人,运维的直流输电线路也达到了4条(含2条过境线路)。换流站非电量保护3取2改造方案,被写入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直流单双极闭锁二十一条反事故措施》第一条,在全国换流站推广。
全年外送电量超498亿千瓦时,居国家电网公司第一。自2011年2月28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以来,这条长1300多公里的电力动脉,打通了我国西电东送的北通道,工程能量利用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我们将充分发挥宁夏作为国家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和西电东送战略基地在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不断扩大外送规模。2016年,另一条直流外送大通道――灵绍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灵绍工程)建成,将宁夏与浙江相连,拉开了宁电入浙大幕。2013年,宁夏电力以劳模先进和技术能手为引领,成立了660创新工作室。据了解,银东工程途经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五省区,10年来,该工程发挥高压直流输电大容量、远距离、高效能的输送优势和大电网在能源资源方面的有效配置作用,持续将宁夏丰富的火电、水电、光电、风电以直流输电形式打捆送到华东地区,助力宁夏电网实现由普通国道向智能化高速公路跨越,有效解决了宁夏中北部地区新能源弃光弃风问题,也极大地促进了山东经济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着力打造风光储输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争取规划新增的第三条电力外送通道尽早立项、尽早开工、尽早建成。再强主网再扩外送以银东工程为始,10年来,宁夏外送工程送电量连续5年实现百亿级阶梯式增长,宁夏电网也成为全国首个外送超过内售的省级电网。
2012年,国家批准宁夏建立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电力)遂将打造风光储输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提上日程。宁夏直流输电事业发展10年来,宁夏电网从小变大,从超高压迈入特高压,形成了世界首个风、光、火一体的直流输电群,成功解决了诸多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
一方面,宁夏电力计划形成750千伏品字型骨干网架,实现330/220千伏电网四分区运行,全面提升电网安全保障能力、绿色发展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智慧共享能力。研制的轨道机器人系列成果在31个省市推广应用,不但走出宁夏,还走向世界。
宁电输到华北华东宁夏煤炭储量居全国第六,同时蕴含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但由于本地消纳能力有限,长期以来难以将其变成更多的真金白银。一批批电力人才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了电力事业的中坚力量,电力成果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升。目前,银东工程创新团队共获授权专利112项,其中发明专利39项。银东工程由国家电网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建设,是世界上首个660千伏电压等级直流输电工程,其电源端银川东换流站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占地约430多亩。
建设指标不够好,那就找原因,再改善。智能无人化巡检是电网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团队在国内率先提出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技术路线,历时6年,研发了工字型、S型、H型系列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成果技术获该领域90%以上的专利授权。
2010年,赵欣洋经国家电网公司派遣来到宁夏参与换流站建设、验收、调试的时候,全站只有13个人。进口设备不会用,那就翻词典,自己学。
4200亿千瓦时10年来,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和灵绍直流输电工程两大外送工程送电量年均增长率26.83%,连续5年实现百亿级阶梯式增长,累计外送电量超4200亿千瓦时。国网宁夏检修公司总经理宋永强说,公司最终成功解决多个难题,多项成果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安全运行贡献了宁夏智慧。